資訊技術 – 元兒~ 技術筆記(舊站) / 本站不再維護更新了,新內容請移駕去新站 Thu, 19 Jun 2025 03:50:12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8.1 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9/pc-programming-icon-150x150.png 資訊技術 – 元兒~ 技術筆記(舊站) / 32 32 WordPress網站靜態化的處理 /other/wordpress-to-static/ /other/wordpress-to-static/#respond Thu, 19 Jun 2025 00:28:32 +0000 /?p=882 這應該是本站(舊站)最後一篇收尾文了。我的新部落格建置完成之後,本站舊站要做靜態化封存處理,之後我會把心力放在部落格新站了。

最根本原因就是,我已經沒有太多心力在維護系統上,加上Wordpress功能太強也相對容易被攻擊。其實我後來每次登入都是累積20+未更新的plugin……,你可以想想我的主機洞有多大… 再加上我的主機太久沒維護,都不知道累積多少未處理的CVE了……

我現在的考量是,舊部落格內容會全部保留繼續上線。但是要做靜態化處理拔掉後端。 至於舊留言就在做靜態化的時候就一起包進主文裡不再更動,然後外嵌新的留言系統,讓舊文還能繼續保有留言的功能。 靜態化完成之後,後端主機就關閉停用,然後就是整個舊站上線封存不再更動了。

靜態化前的處理:處理現有會綁後端的舊功能

停用所有會用到後端有關的功能、Widget小工具。所以我直接把右側sidebar那邊會用到後端的全部都拿掉了。

站內搜尋

直接放棄,反正現在的舊文全部都是過時內容,大概也用不到了。真的有需要,借助Google搜尋就好了,反正我會繼續讓舊網址繼續生效。

規劃靜態化後的留言功能要何去何從?以及難度如何?

這個對部落格來說算是極其重要的功能,所以針對這需求,我有想過三種情況

保留所有舊留言,不再開放新留言

這是最簡單也是最不需要額外做處理的解法。

關閉留言功能以後,讓靜態化plugin自然的跟著文章頁面一起打包就行。

保留所有舊留言,外嵌新的留言系統混合使用

其實這本來是我打算要採用的方式,已經確定在Wordpress後台的「外觀」→「佈景主題檔案編輯器」,可以直接修改comments.php區塊,把comment_form這段註解停用掉就可以關閉新留言輸入框,也可以用這段來插入外嵌留言服務用的區域。

變成舊留言是隨著主文內容一起打包,新留言則是以新留言系統外加上去的。

將所有舊留言全部轉移到新留言系統

這算是最漂亮的解法,舊留言搬到新留言系統以後,全面改用新留言系統(前提是新的留言系統有支援匯入功能)。

這個方案是我決定用Disqus這家,並且是以Wordpress Plugin形式安裝之後,才發現有匯入舊留言的功能。

留言系統的選擇考量

Disqus

老牌,雖然這家聽說已經是賣給廣告公司,但是目前看到穩定運行的留言系統除了Github類型以外,就只有這家了(其他的我不太敢用,不知道會不會突然倒閉然後留言資料來不及搬)。 

然後讓我比較意外的是Disqus有匯入舊留言的功能(Wordpress Plugin),所以也不用考慮新舊留言混合方案了,全部移到新的留言系統就好了。

Github類相關(utterances giscus gitalk)

其實這三個我有比較過,不過這三家各自的優缺點會再另外寫文詳述,今天這邊只大略說,如果選Github類型的,基本上真的要留言的訪客也需要註冊Github才能留言。因為考量到舊站舊內容不一定全是技術類的,所以在舊站就不挑這類型的。(但是新站確定要用gitcus,理由有空會在新站說)

其他家的留言系統

基本上因為不夠老牌,我不太敢用,因為留言資料基本上就是交給最後選定的這家,所以要是突然倒閉來不及把資料搬走就…。

也不考慮自架,因為這邊舊站都要封存了,我不會有心力再維護後端了。

更換留言系統成 Discus

基本上安裝官方的Wordpress Plugin就可以了,安裝之後會全面把Wordpress整個留言系統都被替換成Discus,會看不到原先在Wordpress內建留言系統的留言。而且在Wordpress後台也會直接把Wordpress內建留言系統的相關選單直接隱藏。

但是Discus WordPress Plugin有做舊留匯入功能,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舊留言全部搬過去。

將本站靜態化 – 使用 Staatic Plugin

目前找到最能用的Wordpress Plugin 就是Staatic這家了,主要是這家的免費版就足夠使用,會把完整頁面包含舊留言都會一起打包進來。

這家Plugin的原理其實就是一整個爬蟲,會正常瀏覽你的全站所有頁面,把所有頁面都打包進來。所以前提就是要確定你的網站是公開上線的,而且URL Rewrite是正常運作的。

先前也有考慮過其他家的plugin

  • Simply Static: 免費版好像不能把Wordpress系統的舊留言一起靜態化打包進來,所以我當初為了這需求而不用這家。不過後來才發現我最後選用的Disqus留言系統可以直接匯入所有舊留言,所以其實就沒有不能包含Wordpress留言系統舊留言問題了。
  • WP2Static: 很多教學文主推,不過這個已經死掉了,我嘗試下載zip庫存版本硬裝,Wordpress系統還不給裝。

設定404頁面

對應到設定選項:Staatic Settings→Advanced→Page Not Found Path

這邊我有手動修改404輸出檔案要輸出成 404.html 來用,這樣就可以和Github Pages自訂404頁面的方法對應上了。

Deploy to files

對應到設定選項:Staatic Settings→Deployment

他雖然有Deploy to Github Pages的功能,不過要另外申請API Key看起來很麻煩。我只想簡單了事。所以選擇「Deploy static site to Local Directory」到檔案資料夾之後,我再手動ssh進主機,手動git push上去。反正我這個舊站現在的目的就是封存,之後不會再頻繁更動了,所以想說這部份簡單做就好。

不過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為了靜態化加速,沒有要封存的話,還是建議設Deploy to Github,之後在編修文章時能自動處理會方便很多。

略過特定檔案

對應到設定選項:Staatic Settings→Deployment→Retain Files/Directories

他預設Deploy時會自動清空該資料夾的所有檔案,但是因為我要搭配git和Github設定的Domain Name,所以要把這兩份檔案資料夾略過

  • git
  • CNAME

靜態化後的踩坑:Discus + WordPress 整個靜態化之後功能失效

因為靜態化後的網址會不同,原先我用Wordpress plugin形式安裝的Discus好像還是會和後端的東西有關連到,一旦轉到靜態站之後,外嵌留言就會壞掉。會在網頁實際出現「我們無法載入 Disqus。如果您是管理者請見我們的除錯指南。」

我是開檢查元素之後才發現Wordpress後端站與靜態站送給Discus的Request是不一樣的,這樣比對之後才知道需要手動額外設定。

WordPress原站送的request靜態站送的request
https://disqus.com/embed/comments/?base=default&f=yuaner-wpblog&t_i=752 https://blog.yuaner.tw/?p=752&t_u=/tech/twdomaintrans/&t_e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&t_d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 – 元兒~ 技術筆記&t_t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&s_o=defaulthttps://disqus.com/embed/comments/?base=default&f=yuaner-wpblog&t_i=752 https://blog.yuaner.tw/?p=752&t_u=/tech/twdomaintrans/&t_e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&t_d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 – 元兒~ 技術筆記&t_t=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&s_o=default

所以我直接去Wordpress後台:「外觀」→「佈景主題檔案編輯器」,直接對 single.php 單篇文章模板直接插入控制disqus_config參數的JS,具體步驟如下:

建立assets/js/disqus-config.js 檔案

function loadDisqusConfig(pageUrl, pageId) {
  window.disqus_config = function () {
    this.page.url = pageUrl;
    this.page.identifier = pageId;
  };
}

設定inc/assets.php

    // Disqus
    wp_register_script( 'disqus', get_template_directory_uri() . '/assets/js/disqus-config.js', array(), '1.0.0', true ); // 加入此行

    // Register theme scripts.
    wp_register_script( 'vs-scripts', get_template_directory_uri() . '/assets/js/theme.js', array(
      'jquery',
      'object-fit-images',
	  'disqus', // 加入此行
    ), $version, true );

single.php單篇文章那邊加入

<script src="/wp-content/themes/showme/assets/js/disqus-config.js"></script>
<script>
  // 避免靜態化工具對 this.page.url 產生破壞,改為 JS 拼接
  const protocol = "https:";
  const slashes = "//";
  const domain = "blog-legacy.yuaner.tw";
  const path = "<?php echo esc_js(parse_url(get_permalink(), PHP_URL_PATH)); ?>";
  const pageUrl = protocol + slashes + domain + path;
  const pageIdentifier = "<?php echo get_the_ID(); ?> <?php echo esc_js( $post->guid ); ?>";

  loadDisqusConfig(pageUrl, pageIdentifier);
</script>

你可能會問為什麼single.php呼叫的這段要故意拆字給JS處理呢~?因為實測發現,即使是直接把網址寫死,但Staatic在render產生靜態頁檔案的時候,還是會主動強行把我寫死的網址改掉,導致Discus留言功能還是壞掉的。所以我後來對策是拆字,然後由JS前端來拼湊組合出完整的網址字串,來避開後端產出靜態內容後被Staatic強改的困擾。

靜態化後的Duscus文章留言初始化

五年內的留言可以用同步的方式讓Discus對該篇文章初始化

過久的就只能手動在Wordpress站一個個正常開啟文章,讓Discus對該篇文章初始化後,才能開始留言。(本來想說要寫自動點開文章的爬蟲腳本,不過後來我還是人肉手動一個個點也比寫腳本省事,就這樣處理完了)

Staatic成功產生出靜態化網站資料夾後

簡單開個測試用小站(以apache2為例)

/etc/apache2/ports.conf

Listen 81 # 新增一個要啟用的Port

/etc/apache2/sites-available/wordpress-static.conf

<VirtualHost *:81>
        DocumentRoot /var/www/html/wordpress-static
</VirtualHost>

然後做 a2ensite wordpress-static 和記得重啟 systemctl reload apache2

上傳到Github Pages上架

打包完成之後,我是直接 cd 到已產出靜態包資料夾,然後手動當場做 git init 、git add –all 、 git commit -m ‘init’ 。後續有更新的話,就是靜態產完之後,在add和commit和push處理。

網址規劃調整

  • blog.yuaner.tw (常駐開放)
    • 目前暫時設301導轉,以網址右邊字串結構原封不動,暫時一律導轉到blog-legacy.yuaner.tw
    • 之後新部落格正式上架,就會改掛這個網址了
    • 有在考慮透過CDN層設定舊網址導向到舊站用網址,不過之後有心力再弄吧~
  • blog-legacy.yuaner.tw (常駐開放)
    • 現在這個舊部落格就轉移到這個網址封存了。
    • 一開始是先把整個這個Wordpress系統掛上這網址。現在做完靜態化處理之後,已經將這個網址改掛靜態化後的主機(其實就是Github Pages),之後這個就當作我以前的歷史回憶吧~
  • xxxadmin.yuaner.tw (我自己內部用)
    • 舊站靜態化之後搬去靜態網頁空間主機,把blog-legacy.yuaner.tw網址取代掉了。而原始的Wordpress系統站就另外開設這個網址掛上來。後續就只有這邊能登入Wordpress管理後台。
    • 靜態化完成之後,Wordpress這個主機就會關閉停掉。如果偶爾要回來處理舊站的話,就會把這個主機開回來,然後處理完重新產生出新的靜態化版本上架之後就會關閉這台主機。
  • xxxadmin.yuaner.tw:81 (我自己內部用)
    • 同Wordpress主機,只是產完靜態化網站包之後,在上傳Github Pages=之前,還有地方可以測適用。
  • blog-stage.yuaner.tw (測試中)
    • 新站測試中,敬請期待!之後會移除這個網址,然後正式掛到blog.yuaner.tw主站去!!

其實我本來還有考慮把這個舊站搬遷至wordpress.com

想說反正主要目的是為了封存不再維護更動了,然後wordpress.com 線上版架構本來就一樣,而且wordpress.com線上版本來就是會專人維持維護營運就不用我再親自管了。不過後來有發現幾個大問題:

  • 需接受被內容審查
    • 雖然這點所有線上版都一樣,不過我的情況更慘,才剛剛匯入就被平台當垃圾內容自動Ban掉整個帳號。而且免費帳號還不能用即時客服,後來是找到申訴連結以後,寫信申訴才處理好。
  • theme必須更換成wordpress.com提供的:這點我也還能接受,利用他提供的theme盡量調到接近先前的樣子就行。
  • 網址域名必須用他準備的xxx.wordpress.com
    • 這點我也還能接受,因為我的目的主要就是封存舊站,我只要把舊網址做301導轉就行。
  • 致命傷:網址結構必須用 /2025/06/sample-post/ 這串
    • 這會直接導致和我現在的網址結構:/%category%/%postname%/ 不合,完全無法以轉址規則的方式讓舊網址
]]>
/other/wordpress-to-static/feed/ 0
處理WordPress經過Cloudflare的https對應 /tech/cloudflare-worepress-https/ /tech/cloudflare-worepress-https/#respond Wed, 18 Jun 2025 16:45:31 +0000 /?p=886 這應該是倒數第二篇了吧,想不到為了裝靜態化要用的Plugin,結果被逼要先升級系統,然後在升級系統的過程中又遇到對外線路有問題,在處理的時候就乾脆來寫經驗心得文做個紀錄。

我這邊的主機線路是:
對外網 — Cloudflare — Reverse Proxy — WordPress

Cloudflare設定的地方在

Dashboard→「SSL/TLS」→「概觀」→「自訂SSL/TLS」那邊

一個解法:Cloudflare走flexable模式

好處:簡單方便 缺點:是強制主機送https超連結,主機自身自己不知道有https,容易造成線路混亂。

我的網路線路就是:

對外網 Cloudflare Reverse Proxy WordPress
  https 443 http 80  

WordPress主機視角: 全程都是http,不知道自己是https

從Cloudflare到Worepress這段走80純http,但是對外到Cloudflare這邊走https。
因為Wordpress自己不知道是走https,所以由Wordpress輸出的所有連結都會是http,必須手動改設定強制都送https超連結。

改wp-config.php 強制開 HTTPS:

$_SERVER['HTTPS'] = 'on';

另一個解法:Cloudflare走full模式(我最後採用的方案 )

缺點:設定麻煩一些 好處:可以讓目標主機知道

我的網路線路就是:

對外網 Cloudflare Reverse Proxy WordPress
  https 443 http 80  

WordPress主機視角: 雖然傳輸是http,但可以從封包header知道現在是https

然後Reverse Proxy這層要加入以下內容,讓可以識別是不是https的header能正確傳給Wordpress那邊:

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Proto $scheme;
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For $remote_addr;
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

wp-config.php

if (isset($_SERVER['HTTP_X_FORWARDED_PROTO']) && $_SERVER['HTTP_X_FORWARDED_PROTO'] === 'https') {
    $_SERVER['HTTPS'] = 'on';
}

本來想說這篇寫在新站,不過想想是和Wordpress有關,所以還是先當作這裡Wordpress舊站的倒數兩篇吧~

參考資料

]]>
/tech/cloudflare-worepress-https/feed/ 0
給tw域名換一家域名商吧 /tech/twdomaintrans/ /tech/twdomaintrans/#respond Mon, 12 Sep 2022 15:56:46 +0000 https://blog.yuaner.tw/?p=752 網址新申請時的考量

如果是敝公司本來就是面向國際化的公司,掛在.com底下很合理,因為.com本來就代表公司。
但我自己的個人的要掛進com就不太適合啦,當初學生時代考量說tw是最沒爭議也不太可能倒掉,當時就直接一次買長期5年。然後經過8年到現在,已經有很多服務都在這個網址上了。
至於遊戲業的朋友說:「遊戲業不會買.tw,因為.tw進不了中國」
如果之後要買新網址的話,我自己主觀會偏好.moe,因為比.tw便宜又很萌阿~

更換域名商的需求考量

目前我在PChome已經用了9年,當初第一次買的時候就一次買5年(當時買2686元,平均1年538元),後來是一直有想要換域名商看看,但後面的時間幾乎都沒有心力,就只有一次續1年(每次續一次都花掉720元),就這樣續到現在。

當時還有在Facebook向朋友提問討論。

網址轉移注意事項

  • 目前已知Gandi、鼎嘉轉入時只能一次1年,新申請or續約才能選擇一次N年
  • 域名商轉移後,90天內不能再轉另一家
  • 如果要玩域名轉兩次的話,除了需要在90天後才能再轉,而且這段時間有可能漲價。(如果為了求便宜,需把這風險考量進去)
  • 轉移後域名過期時間是疊加上去,例如:到期日是 2022/11/15,那你轉過去之後 到期日就是 2022/11/15 + 你買的年份

PChome轉出流程

注意!PChome域名轉出流程開始跑,就無法進入「DNS設定與修改」,也代表無法從界面看到先前設定的DNS內容!如果需要留下先前的設定內容,請在跑申請前先自行留下來。

轉出進行中的時候的管理界面

另外PChome的轉出條件必須符合以下三點

  1. 註冊必須滿 60 天
  2. 距離前次移轉滿 60 天
  3. 域名狀態正常,不可以過期被凍結

另外按照之前經驗,許多域名商對轉出的態度都很消極,建議要提早開始向舊域名商辦理轉出手續。

我是從 PChome官方常見問題那邊 拿到轉出申請表單之後,印出來手寫填寫,並影印我的身份證傳真過去,傳真後再打電話和客服確認(客服時間要是正常上班時間)。最後會收到Email,上面會有轉出碼和期限

最後會收到舊域名商給的轉出密碼

域名商的價位

以下是在2022/8/31看到的價位,注意價格隨時都會浮動!(最新價位請乖乖點選表格上域名商那邊連結看官方標價),以下都用TWD新台幣比較

域名商轉入續約新申請新申請5年
PChome7207208003400(平均1年680)
鼎嘉8006595492745(平均1年549)
Gandi(含稅)151(優惠碼)7097093375(平均1年675)

Gandi購物車界面(移轉不能選「持續時間」)
鼎嘉購物車界面(轉入也只能先1年)

5年轉入考量

PChome一次續 3060
鼎嘉 800 + 659*4 = 3436
Gandi 151+ (67541.05) = 2986

比較:鼎嘉 > PChome > Gandi

6年轉入考量

如果轉入1年+後續續約5年的話

鼎嘉 800 + 659*5 = 4095
Gandi 151+ (67551.05) = 3695

比較:鼎嘉 > Gandi

7年轉入考量

如果轉入1年+後續續約6年的話

鼎嘉 800 + 659*6 = 4754
Gandi 151+ (67561.05) = 4404

比較:鼎嘉 > Gandi

7年轉兩次考量

轉入1年,續5年,再轉入1年 or 轉入1年,續6年

pchome→鼎嘉→Gandi 800 + 659*5 + 151 = 4246
pchome→Gandi 151+ (67561.05) = 4404

5年新申請考量

直接點選完看購物車

PChome 3400
Gandi 3375
鼎嘉 2745

比較: PChome > Gandi > 鼎嘉

價位考量的結論

便宜方案:

短期新申請最便宜方案:鼎嘉
長期新申請最便宜:鼎嘉
長期轉入後最便宜考量:Gandi

附加服務:

Gandi有附加服務像是Mailbox、轉址、Secondary DNS、Whois privacy
鼎嘉、PChome沒看到有附加服務。

轉入Gandi流程

基本上就是放進購物車,並且填入從舊的域名商拿到的「轉出密碼」,確定資料無誤就買下去!

買下去結帳付款之後,就會開始跑整個轉入流程

中間過程會要求你收信確認

從信件點選連結之後,會進入確認頁面

最後就是等域名商那邊處理完畢,不過這次一等就等到9/7晚上才收到「[GANDI] 域名 YUANER.TW 移轉最終狀態通知」通知信,從9/2買下去跑到最後一個流程足足等了5天。

最後成功轉移到Gandi

最後會收到轉移成功的通知信,並且去Gandi後台登入後就會看到原本在「擱置」狀態下的已經移到「啟用」。

至於我原本自己的域名DNS代管是另外拉到Namecheap,在這次域名商轉移之後,原先在舊域名商PChome那邊的設定也一併自動轉移過來,不須在Gandi重新設定,從「名稱伺服器」就能看到原先設定好的內容。

轉移完成之後,原有PChome那邊就消失了!
]]>
/tech/twdomaintrans/feed/ 0
KBtalKing Pro Value 我人生中的第一把機械式鍵盤 /tech/kbtalking-pro-value/ /tech/kbtalking-pro-value/#respond Tue, 10 Sep 2013 14:00:32 +0000 http://blog.yuan817.twbbs.org/?p=451 這把鍵盤我已經期待很久了,甚至下單付款之後,那一個禮拜每天都在看信箱,看看有沒有到貨沒領的通知(雖然知道到或沒人在的話會改天再來,但我就是按耐不住這份期待),等到鍵盤送到我家,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拆開來看看!!

這次我是跟上癮科技的鍵盤坊的KBtalKing Pro Value(超值版)預購潮,這次有青軸和茶軸以及英文版和大字注音可以選。之於超值版和高階版的差別呢,看官網的介紹,好像主要是用料不同,但功能完全不閹割。對我來說反正我不懂也沒用過機械式鍵盤,胃口應該不大,而我一向最在意的功能,光是看到功能不閹割就一口咬定就是要這了。

我以台幣3490元買下,選擇了中文茶軸。至於選擇大字注音的理由呢…最大的原因嘛…就是看上Backspace鍵帽是寫”倒退嚕”就覺得很好玩罷了XD。再加上有什麼鍵盤鍵帽(按鍵)上是注音大,英文小的設計阿~

開箱囉


裡面有包泡綿紙,保護的蠻好的…


我這次是買中文茶軸


說明書、其他鍵帽、拔線器、USB連結線都有附

這就是裡面附的四顆按鍵和一個拔線器

拔起來之後,嗯…咖啡色茶色

到底好不好打

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用機械式鍵盤,很直覺的表示 真的很好打!! ,而且聽著清脆的聲音,真的就是一個字…爽!

拿到這鍵盤到現在大概有一個月多,到現在還是非常滿意。硬要說的話…頂多就是我選的大字注音讓我看得有點不習慣有點反應不過來(抱歉我還無法盲打 😛

連接

有線

是採用MiniUSB接頭輸出,盒子裡有附連接線。

藍牙

除了可以有線連接以外,也支援藍牙一對十……一對十ㄝ!!!能用那麼多裝置!!!這麼多的話,那我就…

  1. 我的筆電(Linux系統)
  2. 我的筆電(Windows系統)
  3. 我的手機
  4. 家裡的iPad
  5. 家裡桌電(外接藍牙接收器)
  6. 我爸手機
  7. 我弟手機

供電

而且可以在不接USB線的情況下,靠兩顆AA電池供電,所以也有電源開關。
只是用電池供電的話,為了省電,Nun LockCaps LockScrool Lock這三個燈不會亮起,不過依然有作用。

鍵盤上的功能

光是看到這鍵盤上的最上排按鍵上側面有小圖示,就知道功能和快捷鍵一定很多,最好玩的就是有所未的”泡麵鍵”和”健康鍵”囉~

泡麵鍵、健康鍵

光是名稱就好玩到讓我超愛的阿!!!!!按下Fn+PrtSc (泡麵圖示)一次就會計時一分鐘,可以累加到15分鐘,時間到了鍵盤就會失效,Caps Lock燈會閃,就代表泡麵煮好可以吃了……
健康鍵呢…按下 Fn+ScrLK (健康圖示←就是一個人手舉起),就開始計時一小時,時間到了鍵盤會失效,然後必須等10分鐘號才能繼續使用,強迫你休息!!
如果要解除計時or解除失效的話,就按下 Fn+Pause 就可以了。

除了電腦以外也支援Android、IOS/Mac

右上方有切換鍵,可以是用在非PC的裝置上。而且我試過手機和家裡平板(HTC New One, HTC Desire HD, iPad2),相容性完全OK!!據說官方為了要做出此功能,韌體幾乎全改寫了。

對於Android手機

如果要切換輸入法的話,可以用 Ctrl+空白鍵 ,要切換英文就 Alt+空白鍵 。不過如果切換輸入法失效的話,就按下螢幕上的輸入框後在重試看看。
老實說用的感覺不太好,除了輸入法切換太容易失效以外,在某些軟體不能用我習慣打字時常按的Home、End鍵,也有些軟體不能用剪下、複製、貼上,反正就是無法完全只用鍵盤操作。
另外輸入方面我比較推薦用 超注音 ,因為超注音可以輸入差不多一句話之後再選字。如果是用HTC內建輸入法的話,每輸入一個字或詞,就要按左右鍵選字後按Enter,有點麻煩~

對於iPad

其實大致心得和剛剛的Android差不多,也是不能完全只用鍵盤操作。輸入時也是差不多一句的時候,再選字。

對於Mac或是其他特殊需求

  • 可鎖Windows鍵防止誤觸
  • A、S、D、W鍵可與方向鍵調換
  • Ctrl鍵 和 Caps Lock鍵 可調換

對Linux(ArchLinux)的相容性

我現在主要用的作業系統是ArchLinux,Windows反而很少很少用,當然就會很在意囉~

  • 音量鍵: 相容!有對應到!
  • 多媒體(播放暫停、上一首、下一首): 可以相容,在SMPlayer、Audacious有對應到。
  • 首頁、搜尋鍵: 有對應到,按下搜尋鍵會直接呼叫Firefox的Google搜尋,至於地球相片鍵就沒作用,不過應該可以在KDE的
  • 鎖定鍵: 在KDE有對應到,按下會跳出關機、登出選項
  • 小算盤、工作管理員: 沒對應到,但可以在KDE設定,我調過以後就能用了。
  • 記事本快捷鍵: 殘念~無解~ 因為當按下記事本快捷鍵時,鍵盤送出的訊號不是單一按鍵,而是 Windows+R→n→o→t→e→p→a→d→Enter ,哪有至連續動作當作快速鍵的設定阿?


在KDE裡可設定快速鍵

而Windows嘛…我真的幾乎沒在用Windows,所以沒有任何感想XD。反正絕多數都是Windows,所以一定100%相容吧~(笑)

整體心得

我真的很滿意很滿意我現在用的鍵盤,再來打算要拿去我宿舍用。打起來的手感阿……大概是沒長期和其他機械式鍵盤比較,所以很直接的說”特好!!”。之後大概就會用好長一段時間囉~而且光是”倒退嚕”、泡麵鍵、健康鍵、注音還比英文大字,這麼特別的設計真的超有趣的!!附加功能又超多,對我這個很重視附加功能的人來說,真的很滿意!!
我之前本來還考慮Ducky的鍵盤,不過在看到鍵盤坊那邊的KBtalKing Pro Value預購潮再加上這鍵盤的功能很多很多,就決定就是你囉XD!價格嘛…即使價格壓得再低,對我來說還是真的是貴了一點(以之前買過的”普通”鍵盤比),不過光是上述提到的優點以外,更重要的是用了這一個月多的感覺,真的很值得!!!

相關文

]]>
/tech/kbtalking-pro-value/feed/ 0
MIUI V5 合作版 For Desire HD 簡單心得 /tech/miui-v5-for-desire-hd/ /tech/miui-v5-for-desire-hd/#respond Sat, 27 Jul 2013 15:10:22 +0000 http://blog.yuan817.twbbs.org/?p=409 嘛…又是老樣子的我,又把手機刷啦…(汗)。 小米…中國刷機愛好者重度客製化的Android系統…改到介面和公版Android的樣子差異非常大…現在已經有搭載MIUI系統的小米手機上市呢….. 既然是介面大幅改動的系統,既然有翻到有給我的HTC Desire HD手機刷的版本,當然要來玩玩看囉~

桌面

Screenshot_2013-07-18-00-03-21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6-10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2-01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7-33

一開始我被漂亮的畫面嚇了一跳…主畫面沒有應用程式清單的概念,所有的應用程式,全部都已經放在桌面上了,桌面可用數量呢…應該是無線延伸~所有的應用程式圖示全部都變成類似IOS的方形樣子,而且像日曆、天氣圖示會隨真實狀況而改變喔~。除了桌面上以外,連應用程式畫面的最上方(Actionbar)那邊也是顯示成方形樣。

系統資訊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0-05

Screenshot_2013-07-18-00-10-09

狀態列通知欄

Screenshot_2013-07-19-22-39-38
通知欄…嗯…仿IOS的味道還蠻重的…..不過大概也因為這樣,所以才會覺得漂亮吧…(汗),而且還能看到流量統計.

語音助理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8-44
哇阿阿阿…仿IOS的意味更重阿XDDDD竟然有語音助理!???

打電話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6-50(c)

Screenshot_2013-07-23-20-24-00(c)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7-05

系統畫面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8-48

Screenshot_2013-07-22-11-05-40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1-43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1-3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9-41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9-3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9-26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9-36

音樂播放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2-25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4-34

會自動上網搜尋歌曲資訊和歌詞喔…

應用商城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0-2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9-02-16

Screenshot_2013-07-19-22-38-25

其他應用程式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6-29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6-39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6-43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8-16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49-58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0-12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0-30(c)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0-3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1-1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6-47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9-02

Screenshot_2013-07-19-18-59-08

簡略心得

用了一個禮拜多的小米Android系統,簡單的三個字…「很漂亮」! 不過呢…我刷的是miui3.7.12版在我的手機上,方向感應無法作用,詳細的問題我已經在mobile01發問了,但花了兩天暫時得到的結論好像只能換掉Hboot(開機啟動器),我不敢隨便換Hboot阿~~~。wifi雖然可以使用,但有點不太穩(偶爾會自己開啟又關閉又開啟)。除此之外還沒看到其他的問題,想嘗試的人可以嘗試看看。

我的手機情況

HTC Desire HD
* Rom miui_DHD_3.7.12_6c939c2ceb_4.1.zip
* Hboot 0.85.2007 Eng-S-Off
* Radio 12.68.60.29U_26.16.04.09_M
* Kernel 3.0.70kangBang-Kernel-gcf3a424

載點

刷機風險請自行評估,此篇文章只是簡單介紹而已喔~

]]>
/tech/miui-v5-for-desire-hd/feed/ 0
免掉安裝Firefox擴充套件前的五秒等待 /tech/firefox-dialog-no-delay/ /tech/firefox-dialog-no-delay/#respond Wed, 25 Aug 2010 07:43:00 +0000 http://blog.yuan817.twbbs.org/2010/08/%e5%85%8d%e6%8e%89%e5%ae%89%e8%a3%9dfirefox%e6%93%b4%e5%85%85%e5%a5%97%e4%bb%b6%e5%89%8d%e7%9a%84%e4%ba%94%e7%a7%92%e7%ad%89%e5%be%85/ 我最喜歡Firefox的最大原因是擴充能力太強了,有非常非常多到不行的擴充資源,常常沒事就裝些有的沒的的擴充套件!


不過在安裝時,而且還要等五秒以後,才能按下「安裝」按鈕~少了一點安裝的快感……不過這是可以免掉的喔!
在Firefox網址列輸入:about:config 進入進階參數設定→找到 security.dialog_enable_delay →在上面點兩下出現視窗後把數值改成 0 就行了!這樣一來就取消每次安裝時都要等五秒的機制了!

資料來源:讓Firefox安裝擴充套件前不再需要讀秒-PChome

]]>
/tech/firefox-dialog-no-delay/feed/ 0